平台是如何判定“重复铺货”的?

2025-11-17 0 947

一、核心定义:什么是 “重复铺货”?

**平台是如何判定“重复铺货”的?
根据《淘宝网市场管理与违规处理规范》2025 修订版,“重复铺货” 是指商家通过同一账号或关联账号,发布完全相同、高度相似或核心属性一致的商品,以抢占平台流量、干扰搜索结果的违规行为
核心判定前提:
  1. 主观意图:是否存在 “恶意抢占流量” 的故意(如恶意店群批量铺货、无货源店铺搬运商品);
  1. 客观特征:商品核心信息是否高度重合(非简单属性差异);
  1. 平台影响:是否导致搜索结果同质化、挤压合规商家曝光(数据显示:恶意店群重复铺货可占据某品类 30% 以上搜索位置)。
2025 年关键变化:平台将 “重复铺货” 纳入恶意店群重点治理范畴,通过 “AI 跨账号查重 + 源头拦截”,识别率提升至 95% 以上,无货源店铺、批量铺货商家成为主要查处对象。

二、2025 年重复铺货判定核心:4 大 AI 检测维度(附案例)

淘宝通过 “多维度信息比对模型” 判定重复铺货,以下 4 个维度满足 2 项及以上,即大概率被判定违规:

1. 商品核心属性一致性(最核心判定依据)

  • 检测逻辑:系统提取商品 “材质、功能、规格、品牌” 等核心属性,若属性完全一致或仅细微差异(如颜色、尺码),则判定为重复铺货;
  • 违规案例:某无货源商家将原创店铺的 “纯棉圆领短袖 T 恤(白色 M 码)”,仅修改尺码标注为 “L 码”,核心属性(纯棉、圆领、短袖)完全一致,被判定为重复铺货;
  • 合规边界:不同核心属性的商品(如 “纯棉 T 恤” vs “聚酯纤维 T 恤”)、同一商品的合理规格差异(如同一连衣裙的不同颜色、尺码),不算重复铺货。

2. 商品图片相似度(AI 视觉识别无死角)

  • 检测逻辑:平台采用 “图像特征比对技术”,对主图、详情页图片进行像素级比对,相似度≥80% 即触发预警,结合 AI 改图识别模型,可精准识别 “轻微修图、裁剪、换背景” 的盗图铺货行为;
  • 违规案例:某恶意店群商家盗取原创店铺的商品主图,通过 AI 轻微调整亮度、添加无关水印后批量发布,图片相似度达 85%,被系统判定为重复铺货;
  • 2025 新规加码:针对 AI 假图铺货,若商品图片为 AI 合成且与真实商品不符,同时存在批量发布行为,直接判定为 “重复铺货 + 虚假信息” 双重违规。

3. 商品标题 / 描述重合度(文本语义分析)

  • 检测逻辑: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标题、详情页描述的语义相似度,核心关键词重合度≥70%,且无实质性差异描述,即判定为重复铺货;
  • 违规案例:某商家发布两款商品,标题分别为 “2025 夏季新款宽松牛仔裤 高腰显瘦” 和 “2025 夏季新款宽松牛仔裤 高腰显腿长”,核心关键词(2025 夏季、宽松牛仔裤、高腰)完全重合,详情页描述一致,被判定为重复铺货;
  • 避坑技巧:不同商品需突出差异化卖点(如 “高腰显瘦牛仔裤” vs “高腰直筒牛仔裤”),避免核心关键词堆砌重复。

4. 账号关联性(跨账号查重升级)

  • 检测逻辑:平台通过 “注册信息、登录设备、支付账户、物流地址” 等维度,识别关联账号,若关联账号发布高度相似商品,即使单个账号商品数量未超标,也会判定为批量重复铺货;
  • 违规案例:某商家用 3 个关联账号,发布完全相同的手机壳商品,仅修改店铺名称,被系统通过 “登录设备一致” 识别关联关系,判定为跨账号重复铺货;
  • 重点打击对象:控制 5 个及以上账号批量铺货的恶意店群,平台将直接查封所有关联账号,永久限制开店资格。

三、容易被忽视的 3 类 “隐性重复铺货” 场景

1. 商品 SKU 违规堆砌

  • 违规表现:在同一商品链接中添加与主商品无关的 SKU(如主商品是 “手机壳”,SKU 包含 “手机膜、数据线”),或拆分同一商品为多个 SKU 分别发布;
  • 判定逻辑:SKU 对应的商品核心属性不一致,本质是 “变相重复铺货”,占用平台流量资源;
  • 处罚标准:商品删除,扣 2 分 / 次,限制发布商品 3 天。

2. 无货源店铺搬运铺货

  • 违规表现:直接搬运其他店铺的商品信息(图片、标题、属性),仅修改价格或联系方式,无实际库存,出单后从源头商家下单发货;
  • 判定逻辑:商品信息与源头店铺高度重合,且无自主运营痕迹(如无实拍图、无差异化描述),属于典型的重复铺货;
  • 2025 处罚升级:首次违规下架全店商品,二次违规删除全店商品,限制每日发布商品数量,情节严重者限制新开店铺。

3. 类目错放式重复铺货

  • 违规表现:同一商品错放至不同类目发布(如 “儿童牙刷” 同时发布在 “母婴用品” 和 “日用品” 类目),规避类目竞争;
  • 判定逻辑:核心属性一致 + 类目不同,属于 “利用类目错放进行重复铺货”,同时触发 “类目错放” 和 “重复铺货” 双重违规;
  • 处罚标准:商品永久删除,扣 6 分 / 次,店铺降权 30 天。

四、重复铺货判定的 3 个常见误区(新手必看)

1. 误区:“换个主图、改几个关键词就不算重复铺货”?

  • 正解:不行!2025 年 AI 检测可穿透 “表面修改”,只要核心属性、图片主体、语义描述高度重合,即使修改主图或关键词,仍会被判定为重复铺货。

2. 误区:“不同账号发布相同商品,平台查不到”?

  • 正解:平台已实现 “跨账号关联识别”,通过注册信息、设备、物流等多维度锁定关联关系,跨账号铺货风险极高,恶意店群已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3. 误区:“无货源店铺只要修改价格,就不算重复铺货”?

  • 正解:无货源店铺的核心问题是 “商品信息搬运 + 无实际运营”,即使修改价格,若商品图片、属性、描述与源头店铺高度重合,仍会被判定为重复铺货,2025 年平台已出台《无货源商家合规经营指南》,引导商家转型合规经营。

五、合规避坑:如何避免被判定为重复铺货?

1. 商品差异化运营(核心原则)

  • 图片差异化:使用自主实拍图,避免盗图或 AI 改图,主图、详情页突出商品独特卖点(如材质细节、使用场景);
  • 信息差异化:标题、详情页突出差异化描述(如 “适合小个子的宽松牛仔裤” vs “适合高个子的宽松牛仔裤”),核心关键词不重复堆砌;
  • 属性差异化:确保每个商品的核心属性(材质、功能、规格)有实质性差异,不发布 “换汤不换药” 的商品。

2. 账号合规管理

  • 避免关联账号铺货:同一主体不控制多个账号发布相似商品,若需多账号运营,确保商品品类、运营模式有明显区分;
  • 拒绝恶意店群模式:不参与 “批量注册账号、盗取商品信息、无售后铺货” 的恶意店群行为,此类行为已被平台列为重点治理对象,处罚力度极大。

3. 利用平台工具自查

  • 使用 “千牛商品体检工具”:定期排查全店商品,系统会自动识别疑似重复铺货商品,提前预警风险;
  • 参考行业合规案例:搜索同类目热销商品,学习其差异化运营方式,避免与其他商家商品高度重合。

4. 违规后整改方案

  • 立即删除重复商品:若收到重复铺货预警,第一时间删除违规商品,避免累计处罚;
  • 优化商品信息:对保留的商品,重新拍摄实拍图、修改标题和详情页,突出差异化卖点,提升商品信息质量分;
  • 申诉技巧:若对处罚有异议,可上传 “商品自主实拍证明”“差异化运营证据”(如设计图纸、实拍视频),说明商品的独特性,平台会重新审核。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领淘教育 开店指南 平台是如何判定“重复铺货”的? https://www.lingtaoedu.com/209.html

联系电话:18021373378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