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定义:什么是 “滥发信息” 违规?
根据《淘宝网市场管理与违规处理规范》,“滥发信息” 是指商家违反平台信息发布规则,发布大量重复、无效、虚假、违规或与商品无关的信息,干扰平台秩序、影响消费者浏览体验的行为。
核心判定逻辑(与 “规避信息” 的关键区别):
- 行为侧重:“滥发信息” 核心是 “数量过多 + 质量违规”(如重复铺货、垃圾信息),“规避信息” 核心是 “刻意钻规则空子”(如谐音规避、类目错放);
- 处罚逻辑:“滥发信息” 以 “下架删除 + 扣分” 为主,多次违规加重处罚;“规避信息” 更侧重 “限制流量 + 整改”,情节严重者直接降权;
- 2025 新规升级:平台通过 “AI 查重 + 质量分评估” 双重管控,商品信息质量分<60 分将直接限流,滥发信息会同步拉低质量分,形成 “违规 – 限流 – 降权” 恶性循环。
二、2025 年高频 “滥发信息” 违规情形(附案例 + 处罚)
1. 重复铺货类(恶意店群高发,占比超 40%)
- 违规表现:同一商家通过多个账号或同一账号,发布完全相同 / 高度相似的商品(换标题、换主图但核心属性一致),抢占平台流量;
- 典型案例:某恶意店群商家用 800 个账号,批量发布 AI 改图后的同款连衣裙,标题仅微调关键词,被平台判定为 “重复铺货滥发”;
- 处罚标准:
-
- 单个商品:删除商品,单个商品搜索降权 7 天;
-
- 店铺层面:首次警告,二次扣 2 分(A 类),多次违规(≥3 次)扣 6 分,限制发布商品 3-7 天;
-
- 恶意店群:直接查封关联账号,永久限制开店资格。
2. 商品信息违规类(最常见,新手易踩坑)
- 违规表现:
-
- 虚假 / 夸大宣传:使用 “全网最高、最低、最优、最热” 等绝对化用语,或夸大商品功效(如普通护肤品宣称 “根治痘痘”);
-
- 信息不一致:主图、标题、详情页描述的商品属性(材质、规格、功能)相互矛盾(如标题写 “纯棉 T 恤”,详情页标注 “聚酯纤维”);
-
- 无关信息堆砌:标题 / 详情页添加与商品无关的热门关键词(如卖 T 恤却堆砌 “羽绒服、牛仔裤”),或发布广告、联系方式等无关内容;
- 典型案例:某食品店在标题中写 “全网最低价 顶级口感 减肥神器”,既含绝对化用语,又堆砌无关关键词,被判定为 “信息违规滥发”;
- 处罚标准:商品下架整改,首次不扣分,二次及以上扣 2 分 / 次;情节严重(如虚假宣传引发投诉)扣 4-6 分,商品信息质量分清零。
3. SKU 违规类(高风险,易触发限流)
- 违规表现:
-
- 低价引流 SKU:设置与主商品无关的低价 SKU(如主商品是连衣裙,SKU 包含 “运费链接、赠品链接”);
-
- SKU 信息混乱:SKU 图片重复、缺失,或用横幅式文案遮挡商品主体,SKU 规格与商品实际属性不符(如卖手机却设置 “内存 16G、颜色红色” 的无效 SKU);
-
- 非常规数量单位:用不符合行业规范的单位发布商品(如按 “1000 个 / 件” 售卖日用品,远超正常销售规格);
- 典型案例:某家电店为吸引流量,在 “冰箱” 商品下设置 “1 元定金” SKU,实际不售卖 1 元商品,被判定为 “SKU 滥发引流”;
- 处罚标准:商品删除,单个商品搜索降权直至整改完成,首次扣 2 分,多次违规扣 6 分,限制参加大促活动。
4. 类目错放类(与 “规避信息” 交叉,双重违规)
- 违规表现:将商品发布在错误类目下,规避类目管控或获取不当流量(如医用口罩放在 “日用口罩” 类目,情趣内衣放在 “常规内衣” 类目);
- 典型案例:某店铺无医疗器械资质,将 “医用防护服” 错放在 “劳保用品” 类目售卖,同时触发 “资质规避” 和 “类目错放滥发” 双重违规;
- 处罚标准:商品下架删除,扣 2-6 分 / 次;若涉及高危类目(如处方药、医美器械),直接扣 12 分,店铺降权 30 天。
5. 垃圾 / 无关信息类(影响平台秩序)
- 违规表现:
-
- 发布无效信息:商品标题 / 详情页仅含符号、乱码,或无实际商品信息(如仅写 “拍下联系客服”,无任何商品描述);
-
- 重复发送营销信息:在旺旺、商品评论区频繁发送无关营销话术(如 “进店领券”“关注有礼”),干扰消费者;
-
- 违规公示信息:在商品页面发布第三方平台链接、二维码、手机号等无关信息;
- 典型案例:某店铺在所有商品评论区回复 “加微信领大额优惠券”,被判定为 “垃圾信息滥发”;
- 处罚标准:删除违规信息,首次警告,二次扣 1 分 / 次;旺旺滥发营销信息的,限制旺旺功能 1-7 天。
6. 虚假宣传类(违反广告法,双重处罚)
- 违规表现:对商品功效、资质、售后等进行虚假承诺(如 “包治百病”“终身质保”“假一赔万” 却无实际保障),或使用引人误解的描述(如 “与某大牌同源” 却无证据);
- 典型案例:某保健品店宣称 “服用 3 天降血压”,实际无任何保健功效,被判定为 “虚假宣传类滥发”,同时违反《广告法》;
- 处罚标准:商品下架,扣 4-6 分 / 次;引发消费者投诉或工商查处的,扣 12 分,店铺降权,并处以罚款(最高 50 万元)。
7. 违规营销信息类(侵犯消费者权益)
- 违规表现:
-
- 未经同意发送营销短信:向消费者推送商业性信息,未提供便捷退订方式,或消费者拒绝后仍继续发送;
-
- 好评诱导 / 差评屏蔽:在商品页面或旺旺沟通中,要求买家 “好评返现”“差评删除”,或编造、修改消费者评价信息;
- 典型案例:某店铺下单后自动向买家发送营销短信,且无退订入口,被消费者投诉后,判定为 “违规营销信息滥发”;
- 处罚标准:首次警告并整改,二次扣 2 分 / 次;情节严重(如大量发送垃圾短信)扣 6 分,店铺服务分下降。
三、“滥发信息” 违规的 3 个核心避坑点
1. 避坑关键:“质量优先 + 合规发布”
- 商品信息质量分≥85 分可获得额外曝光,发布前需核对 “标题 – 主图 – 详情页” 信息一致,无重复、无无关内容;
- 单个账号下,相同核心属性的商品仅发布 1 个,如需差异化展示,通过 SKU 规格区分(如颜色、尺码),不单独创建商品链接。
2. 误区纠正:这些行为不算 “滥发信息”
- 同一商品的不同规格(如不同颜色、尺码)设置合理 SKU,不算重复铺货;
- 如实标注商品属性,使用合规营销用语(如 “优质材质”“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不算虚假宣传;
- 经消费者同意后发送的营销信息,且提供退订方式,不算违规营销滥发。
3. 2025 新规提醒:AI 查重无死角
- 平台升级 “跨账号查重系统”,同一主体下的多个账号重复铺货会被精准识别,恶意店群生存空间大幅压缩;
- 商品信息质量分实时更新,违规整改后需重新提交审核,质量分恢复至≥60 分才能解除限流。
四、违规后如何止损?
- 立即整改:删除重复 / 违规商品,修改 SKU 信息、类目、标题等违规内容,确保商品信息一致且合规;
- 提升质量分:优化主图(简洁真实,无遮挡文案)、详情页(如实披露商品属性)、标题(精准匹配关键词),提升商品信息质量分至≥60 分;
- 合规申诉:若对处罚有异议,登录千牛卖家中心→客户服务→违规申诉,上传 “商品合规证明”(如资质文件、信息一致性截图),平台会重新审核;
- 长期优化:建立 “商品发布审核清单”,重点核查类目、SKU、宣传用语,定期清理重复商品,避免批量发布低质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