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卖家最容易触犯哪些平台规则?
虚假交易
刚起步的店铺由于信用低、排名靠后,而买家更倾向选择信用高、销量高的商品,新卖家提升信用的需求强烈。一些专为卖家提升信用的网站应运而生,诱导新卖家走上虚假交易之路。有的新卖家会与朋友、同学、家人相互线上购买,或者自己注册多个马甲小号购买自家商品,甚至利用第三方炒作团伙,通过协议交换购买等方式,虚构交易、提升销量和信誉。比如,新开业的服装店铺,店主为快速提升店铺销量排名,联系刷单团伙,短期内制造大量虚假交易订单,结果被平台监测到,店铺面临严重处罚。
淘宝平台对虚假交易打击力度极大。若卖家第一次或第二次发生虚假交易行为,违规交易笔数未达 96 笔,仅纠正违规行为不扣分;若违规交易笔数达 96 笔以上,每次扣 12 分。第三次发生虚假交易,违规交易笔数未达 96 笔,每次扣 12 分;若违规交易笔数达 96 笔以上,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每次扣 48 分。卖家第四次及以上发生虚假交易行为,不论笔数均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每次扣 48 分。若卖家的虚假交易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论次数和笔数均视为情节特别严重,每次扣 48 分。同时,对涉嫌虚假交易的商品,给予 30 天的单个商品淘宝网搜索降权,如某商品发生多次虚假交易的,搜索降权时间滚动计算。若卖家刻意规避淘宝监管发生虚假交易行为或为他人提供虚假交易服务的,视为严重违规,每次扣 48 分。
滥发信息
- 信息与实际不符:新卖家可能急于上架商品,未仔细核对商品信息,导致商品属性信息错误,如将国产商品标注为进口商品,销售的服装实际材质为聚酯纤维却填写为纯棉,宣称某电子产品型号具备特定功能但实际该型号并不支持等。还有可能夸大、过度或虚假承诺商品效果,在商品描述中使用 “全网最高、最低、最优、最热” 等绝对化用语,对商品实际使用效果进行不符宣传,如宣称某普通护肤品具有 “一周美白祛斑,彻底改变肌肤状态” 的功效,但实际并无相关功效证明,或虽有一定功效却被过度夸大。此外,设置虚高或虚假的商品价格,如先大幅提高商品原价,再进行虚假折扣,误导消费者以为享受了优惠;设置远超正常标准的邮费,或在虚拟物品交易中设置不合理邮费,也属于此类违规。
- 信息重复:新卖家可能对平台规则理解不深,出现重复铺货行为。比如,将同一款商品,以相同的图片、描述、价格,仅更改标题后多次上架销售;或者通过开设多家店铺,出售同样商品,即重复铺货式开店。例如,新卖家张某,同时运营两家淘宝店铺,售卖同样的家居用品,商品图片、描述几乎完全一致,这就属于重复铺货式开店,占用了过多平台资源,干扰消费者搜索结果。对于信息重复的违规行为,平台会视情节轻重,采取下架商品、删除商品、删除店铺等举措。
- 发布广告信息:部分新卖家为了推广商品,在商品描述中添加大量与商品本身无关的广告内容,干扰消费者正常了解商品信息;或者在与消费者沟通的阿里旺旺聊天窗口,未经消费者同意,频繁发送其他商品、店铺的广告信息,对消费者造成骚扰。例如,新卖家李某在售卖一款手机时,在商品详情页中插入大量其他品牌手机的推广图片、链接,消费者咨询手机性能时,还不断推送自家店铺其他电子产品广告,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一旦被消费者投诉或平台监测到,商家可能面临商品下架、限制使用阿里旺旺、扣分等处罚。
违规促销
- “好评返现” 诱导评价:许多新卖家为获取更多好评,吸引其他消费者购买,常常采用 “好评返现” 策略,以物质或金钱承诺为条件,鼓励、引导买家进行 “好评”,如 “全五星返现”“好评返现”“好评免单”“好评返红包”“好评返优惠券” 等。然而,这种行为违反了平台规定,同时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根据淘宝规则,卖家不得自行或通过第三方要求买家只写好评、修改评价、追加评价等,不得通过诱导买家、虚假交易等不正当方式获取不真实的评价。违反以上要求的,将根据相关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针对违规卖家可采取向买家赔付一定金额、下架商品、删除商品,限制使用阿里旺旺、扣分等措施。
- 虚假折扣与价格欺诈:新卖家在设置促销活动时,可能由于操作失误或故意为之,出现虚假折扣与价格欺诈行为。比如,先大幅提高商品原价,再以虚假的折扣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实际上消费者并未享受到真正的优惠。例如,某新卖家将一款价值 50 元的商品原价标为 200 元,再以 “五折促销” 吸引消费者,这种行为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淘宝平台明确禁止此类价格欺诈行为,一旦发现,将对商家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下架、扣分、限制参加营销活动等,严重影响店铺信誉和后续经营。
商品类目放置错误
新手卖家对淘宝平台的商品类目体系可能不够熟悉,在上架商品时,容易将商品放置在错误类目下。比如,把运动跑鞋错放在休闲鞋类目,将儿童玩具车错放在成人玩具类目。商品类目放置错误,会使商品难以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极大地影响流量分配与转化率。搜索引擎依据类目相关性呈现搜索结果,错误的类目会致使商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靠后,甚至难以被消费者搜索到。同时,众多淘宝营销活动对商品类目有着严格要求,类目放置错误会使商品无缘这些重要的营销活动,错失提升销量与店铺知名度的机会。若商家未能及时修正类目错误,或多次出现此类情况,商品可能会被强制下架,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扣分、限制发布商品等处罚。
知识产权侵权
新卖家在选品和商品描述过程中,可能因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无意识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例如,在商品描述中使用未经授权的品牌词、图片、文字等,或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一些新卖家为了蹭知名品牌的流量,在商品标题、描述中使用 “XX 品牌同款”“媲美 XX 大牌” 等表述,试图借助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消费者,而实际上并未获得相关授权,这属于侵犯商标权或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有部分新卖家销售的商品外观、包装与知名品牌高度相似,误导消费者以为购买的是知名品牌商品,这同样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一旦被品牌方发现并投诉,或者被平台监测到,新卖家将面临商品下架、扣分、赔偿品牌方损失等处罚,严重的可能导致店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