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发信息”具体包括哪些情形和处罚?
“滥发信息” 的情形
- 信息与实际不符
- 夸大、过度或虚假承诺商品效果及程度:在商品描述中使用绝对化用语,如 “全网最高、最低、最优、最热” 等夸大描述。例如,某食品商家宣传自家产品是 “全网最好吃的零食”,此类表述缺乏客观依据,误导消费者 。对商品实际使用效果进行不符宣传,像宣称某普通护肤品具有 “一周美白祛斑,彻底改变肌肤状态” 的功效,但实际并无相关功效证明,或虽有一定功效却被过度夸大 。还有一些商家使用引人误解的描述,如宣传某保健品能 “辅助治疗多种疾病”,但未明确指出辅助治疗的具体含义及适用范围,误导消费者以为该保健品有治疗疾病的药用价值 。
- 商品属性信息错误:商品的品牌、型号、材质、规格、产地等关键属性填写错误或与实际不符。比如,将国产商品标注为进口商品;销售的服装实际材质为聚酯纤维,却在商品属性中填写为纯棉;宣称某电子产品型号具备特定功能,但实际该型号并不支持等 。这种错误信息会使消费者基于错误认知下单,收货后发现商品与预期不符,引发纠纷 。
- 商品价格、邮费等交易信息不符:设置虚高或虚假的商品价格,如先大幅提高商品原价,再进行虚假折扣,误导消费者以为享受了优惠。还有前文提及的设置远超正常标准的邮费,或在虚拟物品交易中设置不合理邮费 。例如,某商家将一款价值 50 元的商品原价标为 200 元,再以 “五折促销” 吸引消费者,实际并未给消费者带来真实优惠;一件普通文具,正常邮费 5 元,商家却设置邮费 20 元 。
- 信息重复
- 重复铺货:同一店铺内,重复发布完全相同或重要属性完全相同的商品。比如,商家将同一款鞋子,以相同的图片、描述、价格,多次上架销售,只是商品标题略有不同 。这种行为会占用平台资源,干扰消费者搜索结果,影响其他商家的公平竞争 。
- 重复铺货式开店:同一商家通过开设多家店铺,出售同样商品 。例如,某商家为获取更多流量,注册多个淘宝账号,开设多家店铺,销售的商品、商品图片、描述等内容几乎一致 。这同样破坏了平台的正常运营秩序,增加消费者筛选商品的难度 。
- 发布规避信息:这部分内容与前文 “规避信息” 违规行为有重合部分,如利用 SKU 设置以非常规数量单位发布商品(如将正常按 “瓶” 售卖的饮料以 “毫升” 为单位,价格显示极低,但实际购买需大量下单,总价远超预期)、刻意规避淘宝商品 SKU 设置规则发布商品(如前文提到的设置价格异常引流的 SKU 组合) 。还有未经许可发布专营虚拟类目商品,如在未获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发布网络游戏点卡、话费充值卡等虚拟商品 。此类行为通过不正当手段,规避平台对商品发布规范的监管 。
- 发布广告信息
- 商品描述中含过多无关广告:在商品详情页、标题等位置,添加大量与商品本身无关的广告内容,干扰消费者正常了解商品信息。例如,某服装商品详情页中,插入大量其他品牌商品的推广图片、链接,或无关的促销活动宣传,消费者难以快速获取该服装的款式、材质、尺码等关键信息 。
- 通过旺旺等渠道滥发广告:商家在与消费者沟通的阿里旺旺聊天窗口,未经消费者同意,频繁发送其他商品、店铺的广告信息,或发送与当前咨询商品无关的营销内容,对消费者造成骚扰 。比如,消费者咨询某款手机的性能,商家却不断向其推送自家店铺的其他电子产品广告 。
- 发布违禁信息:发布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商品或信息,如前文提及的毒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假币、侵犯个人隐私设备等;以及发布淘宝平台禁止的信息,如未经授权发布的敏感政治信息、色情低俗内容、暴力恐怖信息等 。例如,在商品描述中使用含有色情暗示的图片、文字;传播宣扬恐怖主义的相关物品或信息 。此类行为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破坏网络环境 。
- 行业特殊要求违规:不同行业在淘宝平台有特定的信息发布规范,违反这些要求也属于滥发信息。例如,在食品行业,未按规定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关键信息;在化妆品行业,虚假标注化妆品的功效成分、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以食品为例,某商家售卖的零食,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模糊不清,商品详情页也未明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消费者无法判断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
“滥发信息” 的处罚
淘宝平台针对 “滥发信息” 违规行为,依据违规情节轻重,采取不同程度的处罚措施 :
- 商品层面处罚
- 商品下架或删除:对于一般的信息与实际不符、信息重复、发布广告信息等违规行为,若情节较轻,平台通常会下架违规商品,要求商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可重新上架 。如商品属性填写错误、商品描述中有少量无关广告等情况 。而对于情节严重的违规,如发布违禁信息、严重的信息与实际不符(如销售假冒商品且虚假宣传),平台会直接删除商品,且该商品无法再次发布 。
- 搜索降权:当商家出现以非常规数量单位发布商品、刻意规避 SKU 设置规则等发布规避信息行为,以及部分信息与实际不符行为时,平台会对违规商品进行淘宝网搜索降权处理,即在搜索结果中,该商品的排名会靠后,甚至难以被消费者搜索到,直至商品整改完成后第三天恢复正常排名 。这将极大影响商品的曝光量和销量,对商家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
- 店铺层面处罚
- 扣分:根据《淘宝规则》,滥发信息行为会被累计扣分。一般违规每出现一次,视情节轻重扣 0.2 - 6 分不等 。例如,商品属性信息错误、轻微的信息重复,可能每次扣 0.2 - 2 分;而发布违禁信息、严重的广告信息滥发等,可能每次扣 4 - 6 分 。当商家的违规扣分达到一定节点,会触发更严重的处罚 。
- 限制发布商品:若商家滥发信息违规情节较为严重,多次违规或违规行为性质恶劣,平台会限制其发布商品,在一定时间内,商家无法上架新商品 。比如,商家多次因信息与实际不符被扣分,达到一定累计扣分后,平台可能限制其 7 - 14 天内不能发布新商品,影响店铺商品的更新和推广 。
- 店铺监管: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滥发信息行为,如大量发布违禁信息、严重扰乱平台秩序等,淘宝平台会对店铺进行监管。在监管期间,店铺无法正常经营,消费者无法查看店铺商品,无法下单购买,店铺内所有商品被下架,商家无法进行任何操作,直至监管期结束或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情节极其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店铺被永久关闭 。
- 限制参加营销活动:存在滥发信息违规行为的商家,还可能被限制参加淘宝平台组织的各类营销活动,如 “双十一”“618” 大促、天天特价、聚划算等 。这些营销活动能为店铺带来大量流量和订单,无法参与将严重影响店铺的销售额和发展 。例如,某商家因发布广告信息违规,被平台限制半年内不能参加平台的大型促销活动,错过销售旺季,业绩大幅下滑 。
- 其他处罚
- 支付违约金:商家违规后,可能需要向淘宝平台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根据违规类型、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例如,因滥发信息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平台可能要求商家支付一定金额用于补偿消费者,同时向平台支付违约金 。
- 公示警告:淘宝平台会将商家的违规行为进行公示,在平台的特定页面展示违规商家的店铺名称、违规行为类型、处罚结果等信息 。这不仅会影响商家店铺的信誉,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店铺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影响店铺后续的经营 。
商家在淘宝平台经营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平台关于信息发布的规则,仔细检查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合规性,避免出现 “滥发信息” 的违规行为,以确保店铺的正常运营和长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