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运营中,物流成本是核心支出之一,尤其对于一件代发、中小店铺而言,快递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利润空间。与快递公司谈判并非 “靠口才压价”,而是基于数据、体量和合作价值的双向博弈。以下是一套适合电商商家(含 1688 代发、淘宝店铺)的快递价格谈判全流程方案,兼顾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一、谈判前:3 项核心准备,奠定压价基础
1. 梳理自身发货数据(谈判底气)
- 明确核心数据:统计近 3 个月的 “日均发货量”“月发货总量”“包裹重量分布”(如 1kg 内占比、3kg 以上占比)、“发货目的地分布”(如省内 / 省外 / 偏远地区占比),数据越详细,谈判话语权越强。
- 示例:中小店铺可整理 “日均发货 50-100 单,80% 为 1kg 内包裹,省内发货占 60%,省外 35%,偏远地区 5%”,大企业可补充 “年发货量 10 万 + 单,长期合作稳定”。
- 代发商家适配:若为 1688 一件代发,可整合多个供应商的发货数据,以 “联合发货量” 作为谈判筹码,避免单店发货量少导致议价无力。
2. 调研市场行情,摸清底价区间
- 多渠道比价:联系当地主流快递公司(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专线快递(如省内专线)、物流平台(菜鸟裹裹商家版、快递 100),获取基础报价(如 1kg 内省内 / 省外价格),了解行业底价。
- 参考同行水平:通过电商社群、同行交流,打听同体量商家的快递价格(如 “日均 100 单,1kg 内省内 4 元,省外 6 元”),避免被快递公司漫天要价。
- 注意隐藏费用:询问是否有 “面单费”“中转费”“偏远地区附加费”“保价费” 等,部分快递公司报价看似低,实则暗藏额外费用。
3. 明确自身合作价值(吸引快递公司)
- 突出稳定合作:强调 “长期合作意愿”“发货量稳定增长”(如 “目前日均 50 单,预计 3 个月内增长至 100 单”),快递公司更倾向与稳定客户合作。
- 补充附加优势:若包裹包装规范(减少破损率)、发货时间集中(如每日 18 点前完成发货,方便快递员揽收)、无过多售后纠纷(如无频繁拒收、退回),均可作为谈判加分项。
- 代发商家专属:可提出 “共享供应商资源”“推荐其他代发商家合作”,吸引快递公司给出更优惠价格。
二、谈判中:4 大核心策略,精准压价
1. 按发货体量分级议价(核心逻辑)
- 中小店铺(日均 30-200 单):
-
- 议价重点:聚焦 1kg 内主流线路(省内、邻省),以 “月发货量” 为筹码,争取 “阶梯定价”(如日均 30-50 单,1kg 内省内 5 元;日均 50-100 单,省内 4.5 元)。
-
- 话术示例:“我们目前月发货 1500 单左右,80% 是 1kg 内省内包裹,长期稳定合作,能否给到省内 4.5 元、省外 6 元的价格?如果后续发货量涨到 2000 单,价格再往下调 0.3 元?”
- 中大店铺(日均 200-500 单):
-
- 议价重点:争取 “全国通票价”(如 1kg 内全国 6 元,偏远地区除外)、免面单费、免费提供快递袋 / 纸箱,同时要求 “破损率赔偿”(如破损率超 1%,快递公司承担损失)。
-
- 话术示例:“我们日均发货 300 单,年发货 10 万 + 单,1kg 内包裹占比 90%,希望能拿到全国通票 6 元(新疆、西藏除外),免面单费,每月破损率不超过 1%,否则按订单金额赔偿,你看可行?”
- 大商家(日均 500 单以上):
-
- 议价重点:签约 “年度合作协议”,争取 “保底价格 + 返利政策”(如年发货 50 万单,1kg 内全国 5.5 元,年返利 1%-3%)、专属揽收员、优先派送权。
-
- 话术示例:“我们计划签订年度合作协议,年发货保底 50 万单,要求 1kg 内全国 5.5 元,每月结算,年底按发货量返利 2%,同时需要专属揽收员每日 18 点前上门揽收,确保发货时效。”
2. 组合谈判:绑定增值服务换低价
- 放弃部分非必要服务:若对发货时效要求不高(如非生鲜类),可放弃 “次日达”,选择 “隔日达”,换取更低价格。
- 绑定多服务打包议价:同时选择 “快递运输 + 保价 + 上门揽收”,要求快递公司打包优惠,例如 “我们所有包裹都保价(保价金额 500 元内),且需要每日上门揽收,能否在基础价格上再降 0.5 元?”
- 代发商家专属:若多个代发店铺联合发货,可要求快递公司 “统一揽收、分仓发货”,以 “集中发货量” 换取低价,同时避免重复沟通成本。
3. 利用竞争关系,倒逼快递公司让利
- 多快递比价后施压:将其他快递公司的报价告知目标快递公司,例如 “圆通给我们的报价是 1kg 内省内 4 元、省外 5.8 元,你们能否匹配这个价格?如果能,我们就优先选择你们家。”
- 承诺 “独家合作” 换低价:若某快递公司价格接近底价,可承诺 “3 个月内独家合作”,要求进一步让利,例如 “如果你们能把省外价格降到 5.5 元,我们未来 3 个月所有订单都走你们家,不再联系其他快递。”
- 注意分寸:避免过度压价导致快递公司降低服务质量(如延迟揽收、破损率上升),需平衡价格与服务。
4. 灵活调整谈判策略,适配不同快递类型
- 主流快递(中通、圆通等):优势是网点多、时效稳定,议价重点放在 “体量返点”“阶梯定价”,适合对时效和售后有要求的商家。
- 专线快递 / 区域快递:优势是省内价格低、时效快,适合省内发货占比高的商家,议价重点可争取 “省内通票价”“免附加费”。
- 极兔等性价比快递:优势是价格低,适合低价引流、利润薄的产品,议价重点可要求 “无隐藏费用”“破损率保障”。
- 物流平台(菜鸟裹裹商家版):适合发货量不稳定的中小店铺,议价重点可争取 “会员折扣”“满减活动”,例如 “开通菜鸟裹裹年度会员,能否给到发货立减 0.3 元 / 单的优惠?”
三、谈判后:2 个关键动作,锁定合作权益
1. 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所有条款
- 核心条款必须写入协议:快递价格(含不同重量、不同线路)、隐藏费用(如面单费、中转费)、揽收时间、发货时效、破损率赔偿、保价政策、返利规则(如有)、合作期限。
- 代发商家注意:协议中需明确 “供应商发货地址变更是否影响价格”“多个店铺联合发货的结算方式”,避免后续纠纷。
- 示例条款:“1kg 内包裹,省内 4 元 / 单,省外 5.5 元 / 单(新疆、西藏、青海除外,此类地区 8 元 / 单);无面单费、中转费;快递公司每日 18:00 前上门揽收,超时一次减免当日 10% 运费;包裹破损率不得超过 1%,超出自付部分按订单金额全额赔偿。”
2. 定期复盘,动态调整合作
- 每月核对快递费用:检查是否有 “乱收费”“未按协议价格结算” 的情况,及时与快递公司沟通整改。
- 每 3 个月重新谈判:若发货量增长、市场价格下降,可再次与快递公司谈判,争取更低价格,例如 “我们近 3 个月日均发货量从 100 单涨到 200 单,能否把省内价格从 4.5 元降到 4 元?”
- 评估服务质量:若快递公司出现频繁延迟揽收、破损率超标、售后推诿等问题,可启动 “备选快递”,倒逼原快递公司改善服务或降低价格。
四、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 只看低价,忽视服务:过度压价导致快递公司降低服务质量,反而因 “发货延迟”“包裹破损” 引发客户差评,得不偿失;
- 未明确隐藏费用:协议中未注明 “面单费”“偏远地区附加费”,后续结算时被额外收费,增加成本;
- 发货数据造假:为了压价虚报发货量,后续无法兑现,导致快递公司取消优惠价格,影响长期合作;
- 不签订书面协议:仅口头约定价格,后续快递公司单方面涨价,商家维权无依据;
- 代发商家未明确责任:多个供应商联合发货时,未与快递公司约定 “揽收地址、结算方式”,导致对账混乱、费用纠纷。


